時間:2025-05-09 07: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18711
美的集團近期宣布成立美的醫療,進一步延展公司ToB業務版圖。美的醫療接連推出多款新品,并與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等達成合作,共同攻堅前沿技術。美的醫療負責人表示,美的醫療將以科技賦能,參與到全球醫療健康產業中,不斷提升美的醫療的品牌影響力。
美的醫療成立
提出ToB戰略后,美的集團把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等業務作為重點,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去年,美的集團ToB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占總營收的比重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團ToB業務延續去年發展態勢,ToB“第二引擎”持續發力,其中,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長45%,智能建筑科技收入99億元,同比增長20%,機器人與自動化收入也實現9%的增長,達到73億元。今年4月,美的集團在第9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宣布成立美的醫療,進一步延展公司ToB業務版圖。
美的醫療作為美的集團六大業務板塊之一,是美的集團ToB業務的重要戰略布局。美的醫療業務負責人馬赤兵表示,美的醫療將秉承“尊重生命每一秒”的使命,以科技賦能,參與到AI全維智變的過程中,積極投身醫療變革。
美的醫療專注于“前勤”醫院臨床醫技與“后勤”建設運維兩大板塊。在臨床醫技板塊,美的醫療旗下萬東醫療、庫卡醫療、美的生物醫療為影像科、手術室、醫技樓以及門診藥房等提供診療服務,并助力普惠高難度治療手段,遠程解決中小型醫院缺醫難題。在醫院建設運維板塊,美的醫療旗下瑞仕格醫療、美的樓宇科技,用科技優化運維效率,通過智慧醫院頂層設計,匹配醫療場景的設備供應與工程服務分布在門診、藥房、病區、指揮中心,賦予醫院感知、思考與執行的能力。
目前,美的醫療已經與全球超10萬家醫院進行合作,為中國超過7000家的合作醫院提供診斷建議。同時,美的醫療與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多元化的新數字醫療生態平臺,探索多種合作模式,助推產業升級。
協同優勢資源
事實上,在美的醫療成立之前,美的集團的多個業務條線都已經涉足醫療業務。馬赤兵介紹,美的集團擁有萬東醫療在醫療診斷設備和智慧醫學影像解決方案方面的積累,庫卡醫療在手術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技術,美的生物醫療在醫療冷鏈冷藏方面的專業優勢,瑞仕格醫療在醫院物流和藥房自動化的成熟方案,以及美的樓宇科技在智慧醫院建設運維的實力?!斑@些優勢資源的協同,將進一步提升美的醫療的產業競爭力?!瘪R赤兵說。
美的醫療也將依托美的醫療器械研究院、AI研究院和萬東醫療研究院,全面提升其在醫療領域的研發實力。馬赤兵表示,美的醫療將持續加強研發投入,突破核心產品技術壁壘,提升美的醫療的核心競爭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滿足信創資質要求的高端醫療產品和服務。擴大醫療服務邊界,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加大全球化布局,與全球領先醫療機構和企業開展合作,參與到全球醫療健康產業中,不斷提升美的醫療的品牌影響力。
近期,美的醫療動作頻頻。在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美的醫療推出多款新產品和服務,包括萬東醫療雙子星AI3.0T磁共振、TurboTom系列CT、極溯系列MD-86L1000Z生物樣本庫存儲設備、-86℃睿云超低溫保存箱、萬里云妙筆AI系統軟件、智慧賦能骨科解決方案等。這些產品和服務利用大模型AI等先進技術,在諸多方面取得領先,比如萬東醫療雙子星AI3.0T磁共振破解了復雜環境下磁場不均和傳統3.0T體腹部電解質偽影等難題,還將AI深度學習直接應用于臨床一線。
美的醫療還積極與高校、醫院等機構達成合作。4月26日,萬東醫療與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磁共振和CT領域高速精準成像、AI智能算法等關鍵技術展開深入研究。4月29日,萬東醫療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達成合作,雙方將在大模型AI下的影像質控模型開發、磁共振、CT和高端X射線設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貼近臨床,共同攻堅前沿技術。
家電企業“跨界”醫療產業
產業在線高級產品經理王娟分析認為,家電企業尤其是頭部企業紛紛選擇生物醫藥領域作為重點拓展業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當下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大眾健康意識普遍提升,未來醫療健康領域市場前景廣闊;二是醫療健康產品和服務在開發、分配以及流通等方面的創新加速,各國在健康和醫療服務方面的相關政策和投資的支持力度加大,國內外醫療設備需求都將會有一定提升;三是家電行業特別是大家電以存量市場為主,行業增長趨緩且競爭加劇,家電行業進入生物醫藥領域可以加大企業經營的多元化以及分散風險,醫療設備領域毛利率相對較高,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王娟認為,家電企業涉足生物醫藥領域的主要優勢在于,家電企業在生產、研發、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管理體系,特別是有天然的制造和供應鏈整合優勢,可以在研發和制造上實現短期的產品迭代,并且在制冷、影像、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等方面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不過她也表示,相對家電行業而言,醫療行業進入門檻較高,醫療設備產品要求更高,此外醫療設備領域的銷售路徑、模式與家電產品差異也較大。
業內人士介紹,家電企業進入醫療業務在海外已經屢見不鮮,通用電氣、西門子、飛利浦等老牌家電巨頭都已經進入并深耕醫療市場。國內家電企業也已紛紛開始轉型,除了醫療業務,還涉足新能源等業務,對于家電企業而言,多領域、多元化發展成為大勢所趨。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